剖析肺动脉高压的三要点:
一血管阻力的增加
1.解剖原因:当肺毛细血管面积降低70%,才引起循环阻力增加。
2.功能原因:肺小动脉痉挛、缩短、肥厚及血管重朔。
3.COPD和肺血管的病变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对血管的病理改变。
缺氧可以直接使血管平滑肌膜钙的通透性增加和内流增加,肌肉缩短-偶联效应增加,血管缩短。
缺氧使缩短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使血管缩短。
缺氧使肺血管内皮释放成长因子,使平滑肌增生。缺氧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转化成长因子β表达增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重朔,血管适应性降低,血管狭窄,阻力增加。
高碳酸血症,氢离子浓度↑,PH↓,血管对缺氧敏锐性增加,血管平滑肌开心性增加,血管缩短,加重肺动脉高压。
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交感N开心,儿茶酚胺分泌↑,肺血管缩短加大,管腔狭窄,加重肺动脉高压。
期持续的血管痉挛和肺动脉高压,小动脉肌层增厚,内膜灶性坏死,纤维增生,瘢痕形成,血管管腔进一步狹窄,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增高。
二血容量增多
三血液粘稠度增加
肺炎军团菌性肺炎临床表现|治疗:
㈠ 临床上分为两型
军团菌肺炎和庞提雅克热。军团肺炎是非典型性肺炎,潜伏期2-10天,90%骤然起病,高热39-40℃,半数以上>40℃,70%伴寒颤,60%有心动过缓。咳嗽、恶心、呕吐、全身不适、淡漠、肌痛、头痛、腹泻等。肾脏、心血管、肝脏损伤、休克、DIC、消化道出血等。
庞提雅克热:潜伏期5-66h,平均36h.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不适、淡漠、肌痛、头痛、腹泻等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㈡治疗:最佳选择大环内酯类抗菌素1.5-2.0/d,疗程2-3周。利福平。多西环素 初次0.2 IV,而后0.1 每12h 一次 IV.3、四代喹诺酮。
肺炎球菌性肺炎临床表现|治疗:
㈠ 临床表现
急性病容,寒战、高热39-40℃、胸痛、咳嗽、痰中带血、铁锈色痰。口角及鼻周出现单纯性疱疹。病情紧急者,紫绀、呼吸困难。有败血症者皮肤和粘膜有出血点、巩膜黄染、甚至休克。炎症迫及膈胸膜出现上腹痛或急腹症表现。
体检:呼吸运动浅快,心率快,扣诊浊音或实音,语颤增强,听诊有管状呼吸音,早期和消散期可闻湿性啰音,如累积胸膜可闻及胸膜摩擦音。紧急者发生休克和DIC。
㈡ 治疗
1.最佳选择青霉素,次选红霉素、头孢霉素,重者选2、三代头孢霉素,喹诺酮类。治疗有效24-48h热退,5-7天痊愈。
2.支持疗法:休息、补液、营养支持。
3.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1)补充血容量、扩容。
2)血管活性物质:缩短、扩张血管药物。
3)强有力的抗菌素
4)肾上腺皮质激素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6)保护心、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