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治疗: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赖时尚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剖析,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
1.时尚病学资料
本病多见于7~9三个月内,南方稍早、北方稍迟。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
2.主要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病人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3.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在10000~20000/mm,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在时尚后期的少数轻型病人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
脑脊液呈无色透明,重压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个别可高达1000/mm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将来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
病毒离别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离别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从脑脊液或血清中不容易离别到病毒。
4.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在时尚区域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
确诊病例
①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②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征及大脑椎体束受损。
③高热、昏迷、抽搐、狂躁,甚至因为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④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获阳性结果。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①和②或②、③项,并排除细菌性脑膜炎。
治疗
患者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施,应密切察看病情,细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升疗效具备要紧意义。
1.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和营养,提供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病人易失水,故宜补足量液体,成人一般每天1500~2000ml,小儿每天50~80ml/kg。但输液不适合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对昏迷病人宜使用鼻饲。
2.对症治疗
高热的处置室温争取降至30℃以下。高温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维持在38~39℃之间。一般可肌注安乃近,婴幼儿可用安乃近肛塞,防止用过量的退热药,以免因很多出汗而引起虚脱。
惊厥的处置可用镇静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妥英钠、阿米妥钠等。应付发生惊厥是什么原因采取相应的手段:
①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药物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在20~30分钟内静脉滴完,必要时4~6小时重复用。同时可适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预防应用脱水剂后的反跳。
②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困难致脑细胞缺氧者,则应给氧,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加压呼吸。
③因高温所致者,应以降温为主。
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的处置深昏迷患者喉部痰鸣音增多而影响呼吸时,可经口腔或鼻腔吸引分泌物、使用体位导流、雾化吸入等,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因脑水肿、脑疝而致呼吸衰竭者,可给予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惊厥发生的屏气,可按惊厥处置。如因假性延髓麻痹或延脑麻痹而自主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或插管,用加压人工呼吸器。如自主呼吸存在,但呼吸浅弱者,可用呼吸开心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
循环衰竭的处置因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压小、中枢性呼吸衰竭,宜用脱水剂减少颅内压。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导致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用途,对重症和早期确诊的患者即可应用。待体温降至38℃以上,持续2天即可渐渐减量,一般不适合超越5~7天。过早停药症状可有反复,如用时间过长,则易产生并发症。在疾病早期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或双密达莫治疗,退热明显,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