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1、概述
针灸科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经络、腧穴的生理、病理及运用针灸疗法治疗、预防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其范围包含:内、外、妇、儿、骨伤、眼、耳鼻咽喉科与康复、保健医学等方面。临床有经络穴位诊病,针法、灸法等技术操作,针灸用途机理研究等内容。在临床工作中既要学会本专业常识与技能,也要学会有关学科的理论常识和诊疗技术。
2、培训办法和内容
培训办法
对中医针灸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临床基础培训阶段。培训办法为在针灸科和有关临床及医技科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运用针灸学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基本技能。学会针灸科容易见到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治疗、转归等。成为一名可以独立工作的针灸科医师。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提升培训阶段。培训办法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使住院医师对针灸科容易见到病、多发病有更深入的认知,并能准确地诊断和处置某些疑难病症,学会复杂的针刺办法和技术需要较高的穴位的针刺操作。在第五年承担住院总医师职责。能指导实习医师和进修医师,开设小讲课,有肯定的临床科研工作能力,完成肯定水平的论文。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病证:痹症、漏肩风、腰痛、落枕、伤筋、肘劳、瘫痪、哮喘、胃脘痛、腹痛、心悸、不寐、泄泻、癃闭、中风、面瘫、头痛、小儿遗尿、痿证、感冒、耳鸣、耳聋、鼻渊、咽喉肿痛、晕厥、呕吐、便秘、遗精、阳痿、小儿抽动症、惊风等。
病种:三叉神经痛、痛经、胎位不正、近视、高血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胆石症、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小儿麻痹症、小儿多动症等。
需要知道:
病证:癫狂、脏躁、痢疾、水肿、乳少、疳积、丹毒、蛇丹、痫症、晕厥、眩晕、失音、聋哑、郁证、精浊、淋症、厌食、青盲、瘾疹、痛风、肺痨、黄疸等。
病种:不育症、月经不调、腱鞘囊肿、风心病、冠心病、急性胃扭转、白细胞降低症、泌尿系结石、斑秃、疟疾、肿瘤、戒毒等。
在转科培训中需要知道与本科有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常识
需要学会:
中医针灸科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学会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营卫气血、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
精读:《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针灸学》杨甲三主编、《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各家针灸学说》、《针灸医籍选》、《实验针灸学》等有关章节。
选读:《实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中医妇科临床》刘敏如主编、《实用儿科学》褚福堂主编、《实用神经病学》上海华山医院主编、《局部解剖学》、《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章节。 需要知道:
中医针灸进步中的学术流派,医学的学术看法。子午流注学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针刺镇痛、针刺麻醉、针刺调节等针灸机理和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和文献研究状况。知道针灸治疗有关疾病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有关的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需要学会:
学会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西医诊断技能及临床体检办法。可以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剖析,理法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学会常用中药方剂150首,学会2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学会25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操作及配穴。
针刺的基本手法、补泻手法、电针法、皮肤针法、灸法、拔罐法、穴位敷贴法、挑治法、耳针、头针、针灸异常状况处置及预防。
常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波X线报告的临床意义。
需要知道:
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激光针法、火针法、腕踝针、眼针。眼及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常规检查。CT、MRI、内窥镜、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临床意义。呼吸困难、休克、气胸、心跳呼吸骤停等急症的诊断及应对处置等。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办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
医学教育网推荐:202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证课程 热门报名中!点击免费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