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教学大纲发布公告
各位住院医师规培生,附件为新版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教学大纲,请筹备参加2024年1月份公共科目考试的规培生抓紧时间复习迎考。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
教学大纲
卫生法规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与人际交流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职业病防治
老年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
重点传染病防治常识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一六年10月
前 言
本教学大纲作为参加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
院医师学习公共科目课程的指南,其配套教程为上海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综合常识》、《重点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
防治》和《全科医学概论》。
本大纲由撰写教程的各位专家一同撰写,并作为专家命
题和住院医师备考的依据。
目 录
科目一 卫生法规 (1)
科目二 循证医学 (12)
科目三 临床思维与人际交流 (14)
科目四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18)
科目五 职业病防治 (20)
科目六 老年医学概论 (22)
科目七 全科医学概论 (28)
科目八 重点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防治 (34)
1
科目一 卫生法规
第一章 传染病防治法(1.5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国内传染病预防有关规范;国家对传染病的医疗救治。
2.熟知传染病防治方针和原则;传染病暴发、时尚时的紧急手段。
3.学会国内法定传染病的分类和病种数目;甲类传染病病种和乙类传
染病中按甲类传染病防控的传染病;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公布制
度;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该采取的手段。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传染病防治法的定义
2.传染病防治方针和原则
3.传染病的分类
4.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手段的适用范围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6.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合法权益保护
7.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2、传染病预防
1.传染病监测预警规范
2.预防接种规范
3.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
5.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
3、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2
1.传染病疫惰的报告
2.传染病疫惰的通报
3.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公布
4、传染病疫情控制
1.一般控制手段
2.紧急手段
3.疫区封锁
4.其他手段
5、传染病医疗救治
1.医疗救治服务互联网建设
2.医疗机构拓展医疗救治的管理性规定
6、法律责任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律责任
3.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 艾滋病防治条例(0.5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2.熟知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测试规范。
3.学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医疗卫生机构在治疗与救助中的责
任。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艾滋病的定义
2.艾滋病防治方针 3
2、预防与控制
1.艾滋病监测
2.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测试规范
3.对人体血液、血浆、组织的艾滋病测试
3、治疗与救助
1.医疗卫生机构在治疗与救助中的责任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4、法律责任
第三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0.5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
2.熟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针和原
则。
3.学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针和原则
2、报告与信息发布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
3、法律责任
4
第四章 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1.5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机制与管理原则;职业卫生监管体制;
职业病前期避免的有关规定;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
断、鉴别中争议问题的处置;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职业病防治
监督检查;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2.熟知职业病诊断鉴别;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鉴别上的责任;职
业病诊断、鉴别的特殊处置;职业病患者、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3.学会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诊断综合剖析的原因;职业病诊断的
程序;职业病诊断、鉴别的现场调查。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
2.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机制与管理原则;
3.职业卫生监管体制
4.国家职业卫生指标的拟定
2、前期预防
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
2.工作场合的职业卫生需要
3.职业病风险项目申报
4.职业病风险预评价报告
5.职业病风险控制成效评价
3、劳动过程中的预防与管理
1.职业病防治管理手段
2.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3.职业病风险告知 5
4.职业病风险原因测试、评价
5.职业卫生培训
6.职业健康检查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8.职业病风险事故的处置
9.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
4、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1.职业病诊断机构
2.职业病诊断
3.职业病诊断鉴别
4.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鉴别上的责任
5.职业病诊断、鉴别的现场调查
6.职业病诊断、鉴别的特殊处置
7.职业病诊断、鉴别中争议问题的处置
8.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9.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
5、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手段
2.临时控制手段
6、法律责任
1.医疗卫生机构未根据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法律责任
2.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法律责任
3.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法律责任
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5.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6.职业病诊断鉴别委员会组成职员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7.卫生行政部门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6
第五章 执业医师法(2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执业医师的定义。
2.熟知医师考试的条件;不予注册、注销注册、重新注册的情形;
个体行医的条件。
3.学会医师执业权利、执业义务;医师考核和培训;医师执业需要;
医师违反《执业医师法》的法律责任。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执业医师法的定义
2.执业医师立法
2、考试和注册
1.参加医师考试的条件
2.医师考试的类型
3.医师执业注册
3、医师执业规则
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2.医师执业需要
3.执业助理医师的执业范围与需要
4、考核和培训
1.医师考核内容
2.医师考核不合格的处置
3.表彰与奖励
5、法律责任
1.医师的法律责任
2.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7
第六章 处方管理方法(1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医师违反处方管理的法律责任。
2.熟知处方的定义;处方的监督管理;处方权的获得;开具处方的条
件。
3.学会处方书写应当符合的规则;开具处方的规则;开具处方的具体
需要。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处方的定义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
2、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
1.处方书写规则
2.药品剂量与数目的书写
3、处方权的获得
1.处方权的获得
2.开具处方的条件
4、处方的开具
1.开具处方的规则
2.开具处方的具体需要
5、监督管理
1.处方开具的管理
2.处方调剂的管理
3.处方保管的管理
6、法律责任
8
第七章 医疗损害责任
教学目的:
1.知道医疗损害的预防。
2.熟知尸检;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置与监督;医疗
损害赔偿。
3.学会医疗损害责任主体;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医疗机构不
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医疗损害的几种情形;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
病例资料和现场实物封存;病例资料的复印。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2、医疗损害责任
1.医疗损害责任主体
2.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
3.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4.医疗损害的几种情形
5.对过度检查的限制
6.紧急状况下医疗手段的推行
3、医疗损害的预防与处置
1.医疗事故的预防
2.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
3.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封存
4. 病历资料的复印
5.尸检
4、医疗事故技术鉴别
1.鉴别的提起
2.鉴别组织
3.鉴别专家库 9
4.专家组的产生
5.鉴别结论
6.鉴别成本
5、医疗损害的行政处置与监督
1.医疗损害的行政处置
2.医疗损害的监督
6、医疗事故的赔偿
1.医疗损害赔偿项目
2.医疗损害赔偿争议的解决渠道
7、法律责任
1.卫生行政部门员工的法律责任
2.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
3.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4.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医务职员的法律责任
5.医疗事故技术鉴别职员的法律责任
6.有关机构的法律责任
7.扰乱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别工作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药品管理法(2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医疗机构、医务职员违反《药品管理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熟知药品标准;药品注册;新药;药品审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医疗机构制剂;药品储备。
3.学会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药品广告管理;药品副反应报告。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0
1.药品管理法的定义
2.药品管理立法
2、药品管理
1.药品标准
2.药品注册
3.新药
4.药品审评
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6.医疗机构制剂
7.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
8.药品储备
9.药品广告管理
3、药品副反应
1.药品副反应定义
2.药品副反应报告
4、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律责任
2.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职员、医师的法律责任
第九章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识的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医务
职员违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法律责任。
2.熟知医疗机构获得印鉴卡应当拥有的条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
借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制剂配制。
3.学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的保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
管理。 11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立法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
1.医疗机构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定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管理
3、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2.具备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法律责任
3.未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法律责任
4.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法律责任 12
科目二 循证医学
教学目的:
认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实践步骤处置临床问题。
结合临床问题拓展循证实践与科学研究。
认识系统评价、meta 剖析、临床实践指南与原始临床研究一样,
都是循证医学证据。
充分评估证据的科学性、时效性、地域性与人群特点是证据应用
的基础,结合临床大夫的经验和病人特点与价值取向应用证据是获得
疗效的保障。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共 8 学时):
1、循证医学概论(1 学时)
1.学会循证医学的基本定义和三要点
2.熟知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熟知 PICO 模式构建临床问题
3.知道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和临床研究论文报告标准
2、治疗与循证医学
1.学会治疗性研究科学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
盲法原则
2.熟知治疗性研究的各种设计策略及其优势和弊端
3.知道治疗性研究疗效指标的选择、结果大小的表达与评估,ITT
剖析与 PP 剖析的差别
3、诊断试验评价(2 学时)
1.学会诊断试验文献评价的办法与标准 13
2.熟知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与特征
3.知道提升诊断试验效率的办法
4、预后研究(1 学时)
1.学会队列研究的设计要素;学会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
2.熟知存活剖析的表达与剖析办法。
3.知道疾病预后原因的剖析办法。
5、系统综述和 meta 剖析(1 学时)
1.学会系统评价与 meta 剖析的概念与差别,学会森林图的意思
2.熟知系统评价和 meta 剖析的基本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熟知漏斗
图的意思。
3.知道 meta 剖析异质性意义及模型选择。
6、临床实践指南(1 学时)
1.学会临床指南的基本定义,临床指南评价原则
2 熟知临床指南的应用原则
3 知道 GRADE 证据和推荐分级系统的基本定义。
14
科目三 临床思维与人际交流(共 8 学时)
临床思维的培养十分要紧,在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需要医师必
须全方位而科学的进行思维、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刻认识疾
病的本质,准时作出正确的临床判断,给予准时、适当的治疗。
第一章 临床思维
1、临床思维办法
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1.知道思维的概念、临床思维的定义。
2.熟知临床思维的要点就是临床实践和科学思维临床思维的办法,临
床思维办法(推理、缜密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3.学会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突出推理性
思维应用,推理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
的一种研究问题的办法。
4.掌握应用科学的思维办法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剖析、综合、判断、
推理等,由此认识疾病,并作出判断、决策的一种思想活动和工作
办法。
5.掌握灵活学会推理、缜密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办法,记住临
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2、诊断疾病的纲要
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1.熟知感性认识是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对病15
情进行调查和搜筹资料。
2.熟知理性认识是在考虑过程中应把所见现象予以罗列整理,并通过
剖析、综合,正确判断疾病本质所在。
3.学会医疗诊断内容,对临床资料经过剖析、评价、整理后,对疾病
提出的一种符合临床思维逻辑的判断。
4.掌握通过问诊和阅读以往病历获得第一手资料,对病情进行调查和
搜集,罗列整理,并通过剖析、综合,正确判断疾病本质所在。
5.掌握对病史资料的整理、剖析,经过“弃粗取精、去伪存真”。 对
患者所患疾病提出的一种符合临床思维逻辑的判断,医疗诊断书写
格式。
3、循证医学与临床思维
理解循证医学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办法学,是以
新、佳的科研结果为依据的临床科研办法学;是一种指导临床实
践的办法学;是一种科学评价临床医学文献的办法学。循证医学它是
一种重证据的科学思维办法。
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1.询证医学的基本定义及询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办法。
2.学会询证医学的核心内容,研究办法。
3.初步掌握将它运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中,培养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怎么样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用“以病人为本”的思想
指导医疗实践。
5.证据的资源有什么。
16
第二章 人际交流
教学目的:讲解人际交流的基本理论常识、交流模式和方法,增进学
生培养好交流能力的意识和态度,通过相应交流技能的练习,提升
其临床实践中人际交流成效。
教学办法和方法: 1. 课堂理论讲课为主,通过引入生动的实例提升
学生学会本学科理论和技能的兴趣和意识;2. 非语言交流基本办法
及特点的讲解,通过学生课堂表演来演示,以加深交流方法涵义及作
用的理解和培养。
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1、人际交流的概念
1.学会人际交流的定义;
2.熟知人际交流的特质和功能;
3.人际交流能力培养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和用途。
2、人际交流的要点和步骤
1.知道信息论、控制论、、相互用途论和关系论等基本定义及其信息
交流步骤模式;
2.学会交流的基本构成要点及含义;
3.理解交流过程中四个环节(交流对象确定、交流方法选择、交流实
施和交流反馈)间的相互影响和用途。
3、交流类型和办法
1.知道交流的基本分类及其异同点; 17
2.熟知交流的二种基本办法、功能及特点;
3.学会非语言交流的表达形式和内涵;
4.理解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间的关系。
4、交流的模式
1.知道人际交流中的人格结构 PAC 剖析理论,交往模式的评介;
2.理解和学会医患关系模式的基本种类、特点和功能,评介其在临床
实践中应用的优势和弊端。
5、有效交流的方法
1.学会有效交流的基本要点;
2.学会语言交流中常见的几种方法及影响有效交流的原因;
3.理解倾听的目的和用途,学会倾听和提问方法;
4.学会有效反馈的规则和影响原因。
18
科目四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教学目的:
1. 知道临床预防服务的基本定义,学会在临床场合怎么样对患者进行
戒烟、合理营养和体力活动指导与适当的健康检查的办法。
2. 知道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监测、食品安全与食源成人两性疾病
的防治与医院安全管理的基本办法。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共 12 学时):
第一章 临床预防服务
学会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内涵及主要内容;健康维护计划的概
念、内容
熟知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临床预防服务各项内容的具体原则与
办法;健康危险原因评价的定义、含义和推行办法、 临床场合怎么样
采集危险原因
知道循证临床预防服务内容确定的办法
第二章 临床戒烟干涉
学会阶段变化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定义;
熟知临床场合的戒烟步骤;
知道抽烟的害处和医务职员在禁烟中的责任。
第三章 合理营养指导
学会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基本定义;
熟知国内居民膳食指南和临床医务职员怎么样在临床工作中为患
者提供膳食咨询和指导的原则; 19
知道膳食评估和营养标签的用法。
第四章 身体活动促进
学会身体活动的定义、身体活动的平时生活分类和身体活动水平
测量;
熟知包含运动风险评估在内的促进身体活动的临床指导办法;
知道身体活动推荐量、影响身体活动的原因和促进身体活动的策
略。
第五章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监测
学会社区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
熟知公共卫生监测的要点、目的和分类;
知道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食源成人两性疾病
学会食品安全、食源成人两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定义
熟知容易见到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置;
知道食源成人两性疾病的特点、分类和管理需要。
第七章 医院安全管理
学会医院安全管理和病人安全的定义,与国内病人安全的目
的;
熟知病人安全问题是什么原因剖析及防范手段,与医务职员安全防
范手段;
知道医院容易见到的有害原因和来源,医源性安全事件和医院工作场
所暴力。
20
科目五 职业病防治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目的:
1.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内容;
2.熟知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有毒有害作业场合现场调查的意义和基本
办法;
3.知道容易见到职业中毒、尘肺(矽肺)、职业性肿瘤、物理原因所致使
的职业病基本临床特点、诊断思路和办法。
讲课内容和要素:
1、职业病总论(1 学时)
1.职业病的基本定义;
2.容易见到职业风险原因;毒物接触与职业病发生的计量-效应关系;
3.法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4.职业病基本特征和职业病诊断原则。
学习重点:
学会职业病与其他疾病的要紧不同;职业病诊断需要依据国家职
业病目录。
2、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2 学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析;
2. 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鉴别过程中的有关的有关法律、法
规文件和文书书写需要; 21
3.知道上海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的程序和基本要
求;职业病诊断医师的申请和基本需要;
4.熟知职业病诊断过程中的劳动卫生学调查;
学习重点:
树立职业病诊断需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的
基本观念;知道职业病诊断有关的法律法规。
3、容易见到职业病介绍(5 学时)
1.知道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和治疗策略;
2.知道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原则;职业性苯中毒的分级标准;
3.知道窒息性气体中毒的临床特征和分级诊断;学会一氧化碳、硫化
氢、氮气中毒的临床特征;
4.知道容易见到刺激性气体的类型,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特征和诊断分级;
5.知道职业性尘肺病概念、诊断原则和辨别诊断;
6.知道职业性噪声聋的基本特征,诊断分级和辨别诊断;
7.知道职业性肿瘤的基本定义;国内法定职业性肿瘤名单;职业性肿
瘤的诊断细节(2024 年国家卫计委对职业性肿瘤的诊断进行了修订,
教程 275 页职业性肿瘤诊断细节需按 GBZ94-2024 的新标准实行)。
学习重点:
容易见到职业病的基本临床表现,诊断与辨别诊断的办法。
22
科目六 老年医学概论
第一章 老年医学的基本定义(2 学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①老年、社会老龄化的界定标准;②衰老的概念与老年医
学特征的有关性;③增龄性失能的定义与临床意义;④成功老化
应具备的三个要点。
2. 熟知:①世界与国内社会老龄化的进步近况及老年医学进步面临
机会与挑战;②老年医学科医师的特殊核心技能;③健康老年人
与成功老化的基本定义。
3. 知道:抗衰老、延缓衰老的定义。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 社会老龄化老年医学进步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和前所未有些挑
战
1. 老龄化社会定义及国内外的比较
2. 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老年医学进步面临的机会
3. 老年医学科医师的特殊核心技能
2、 衰老的概念与老年医学若干基本定义 23
1. 衰老的定义
2. 老年、社会老龄化的界定标准
3. 老征、老化的定义
4. 增龄、增龄性失能的定义与临床意义
5. 抗衰老、延缓衰老的定义
6. 健康老年人与成功老化的基本定义
7. 寿命与长寿的定义
第二章 老年医学的特殊规律及有效应付方案(4 学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①老年病的概念,何谓真的意义上的老年病;②老年时尚
病学的特征,老年发病序列及死因序列;③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
与有效应付方案。
2. 熟知:①老年综合征“Geriatrics Syndrome”的表现;②老年
药物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处置原则。
3. 知道:①老年死亡的多原因学说;②老年综合评估基本定义与评
估步骤;③老年病的防治及老年医学教育规律对策的研究。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24
1、 老年时尚病学
1. 老年病的概念、分类和时尚病学特征
2. 老年人容易见到疾病序列
3. 老年人死因序列及死亡的多原因学说
2、 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与有效应付方案
1. 老年疾病的临床特征
2. 老年综合征的定义及表现
3. 老年药物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处置原则
4. 老年综合评估基本定义、目的人群及内容
5. 老年综合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从简)
6. 老年病的防治规律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
第三章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疗进展(4 学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①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基本定义;②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
因;③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型及临床分期特征;④老年多器
官功能衰竭诊断要素;⑤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原则。
2. 熟知①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特征;②影响老年多器官功能衰25
竭预后的原因。
3. 知道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进展。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及有关基本定义
1.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
2.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及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基本定义
2、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危险原因、分型及临床进展过程
1.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危险原因
2.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临床分型及发病顺序
3.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临床过程
4. 各专科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一同特征与影响预后原因
3、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炎症应答反应的诊断
1. 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诊断及监评测估办法
2. 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的诊断标
准
4、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防治建议
1.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防治原则 26
2.老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防治建议及进展
第四章 临终关怀(2 学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①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的断定标准;②临床死亡、脑死亡
及植物人的定义不同;③临终关怀的定义,④临终关怀的主要内
容和特征,⑤临终关怀对象的确定和心理需要,⑥推行临终关怀
的伦理准则和必须具备条件;⑦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原则不同。
2. 熟知①好死亡东西方的不同定义;②临终关怀的模式;③安乐
死的概念。
3. 知道安乐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 死亡的定义
1. 脑死亡概念、过程及脑死亡的断定标准
2. 临床死亡、脑死亡及植物人的定义不同
3. 好死亡观念的东、西方差异
2、 临终关怀
1. 临终关怀的定义
2. 临终关怀的模式 27
3. 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
4. 临终关怀过程的心理需要
5. 临终关怀的特征
6. 临终关怀对象的确定
7. 临终关怀遵循的伦理准则
8. 做好临终关怀应具备的条件
9. 临终关怀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安乐死
1. 安乐死的概念
2. 推行安乐死的必要条件
3.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有什么区别
28
科目七 全科医学概论
第一章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2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健康信念模式与健康照顾。
2.熟知不同医疗模式不一样的关注中心,疾病、病患、患病之间的关系;
3.学会全科大夫在诊疗活动中的任务,全科医师的问诊方法;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两个不一样的关注中心——病人与疾病
1.大夫的关注中心
2.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4.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
5.全科大夫的“病人”范畴
6.全科大夫的责任
2、全科大夫的应诊的主要任务
1.确定和处置现患问题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
3.依据机会,提供预防性照顾
4.改变就诊遵医行为
3、全科大夫的接诊模式和问诊方法
1.LEARN 模式
2.BATHE 问诊方法
4、健康信念模式与健康照顾
1.健康的概念
2.什么是健康信念模式
3.健康信念模式有哪些用途 29
第二章 全科医学基本定义(2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全科医学的产生与进步历史。
2.熟知全科医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全科大夫工作的基本特点。
3.学会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大夫等基本定义;全科医学的基本
原则、基本特征。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全科医学的产生与进步历史
1. 知道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2. 知道全科医学进步简史。
3. 知道世界范围全科医学进步近况。
4. 知道国内全科医学进步与前景。
2、全科医学的基本定义
1. 学会全科医学的概念
2. 学会全科医疗的概念
3. 学会全科大夫作为守门人的涵义
3、全科医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1. 熟知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有什么区别及联系
2. 知道全科医学与社会医学,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全科医学与循
证医学,全科医学与替代医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
2.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3. 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
4. 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
5、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 30
1. 基础性照顾
2. 人性化照顾
3. 可及性照顾
4. 持续性照顾
5. 综合性照顾
6. 协调性照顾
6、全科大夫工作的基本特点
1. 以预防为导向
2. 以团队合作为基础
3. 以“五大夫”为目的
第三章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2 学时)
教学目的:
1.知道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考虑,知道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健康照顾
和群体健康照顾,
2.熟知以问题为导向健康照顾的意义,全科大夫在推行以问题为导向
的健康照顾中的优势。
3.学会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基本定义及推行,学会以问题为导
向的处置原则及临床方案,
4、学会社区容易见到健康问题的特征及诊断方案。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什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1.推行以问题为导向健康照顾的意义
2.社区容易见到健康问题的特征
3.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健康照顾
4.以问题为导向的群体健康照顾
2、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考虑
1.疾病症状与疾病本质 31
2.症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3.推行症状治疗的意义和办法
4.病因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3、容易见到健康问题及其诊断方案与处置原则
1.容易见到健康问题
2.容易见到健康问题的诊断方案
3.以问题为导向的处置原则
4、以问题为导向的的临床方案
第四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教学目的:
1、知道家庭危机评估的意义
2、熟知家庭角色、家庭功能,家庭危机及其重要程度,临终关怀
3、学会家庭结构,家庭生活周期的特征及各阶段的照顾重心、家庭
评估的工具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家庭与健康的关系
1.家庭的概念
2.家庭的功能
3.家庭的结构
4.家庭对健康的影响
2、家庭生活周期
1.家庭生活周期分期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各家庭生活周期保健服务重点
3、临终关怀
1.止痛
2.心理社会支持
4、家庭评估 32
1.家系图
2.家庭圈
3.APGAR 家庭评估问卷
5、家庭治疗
1.家庭危机
2.家庭治疗
第五章 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
教学目的:
1、知道社区诊断的定义、目的、基本步骤和办法
2、熟知社区医学的概念、COPC 的意义分级、影响社区人群健康的因
素
3、学会社区的概念、COPC 的概念和基本要点、社区调查计划的内容、
社区诊断的实质意义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社区医学
1.社区
2.社区医学
3.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 COPC
2、影响社区居民人群健康的原因
1.环境原因对健康的影响
2.生物原因
3.生活方法
4.健康照顾系统对健康的影响
3、社区诊断
1.社区诊断: 社区诊断的定义、目的、内容、步骤
2.社区调查
33
第六章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教学目的:
1、知道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意义,健康咨询的内容,免疫预防和化
学预防,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内容与办法
2、熟知全科医师的预防医学观念、健康咨询的原则和办法、容易见到慢
性非传染成人两性疾病的筛检、全科大夫在社区居民自我保健中有哪些用途
3、学会全科医师提供预防服务的优势、临床预防医学的一般原则、
三级预防原则和方案、筛检试验的原则、筛检的办法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
1、概述
1、全科大夫的预防医学观念
2、全科大夫提供预防服务的优势
3、三级预防原则与方案
2、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
1、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意义
2、临床预防医学的一般原则
3、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内容与办法
3、 以预防为先导的社区居民自我保健
1、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组织与管理
2、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内容与办法
3、全科大夫在社区居民自我保健中有哪些用途
34
科目八 重点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防治
教学目的:
1.学会重点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容易见到临床特征及处置规范,重点是发热、腹
泻、出疹成人两性疾病的诊断思路和要紧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处置规范。
2.熟知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病毒药物及抗寄生虫
药物的合理用法。
3.知道传染病的职业防护常识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处置。
主要内容及讲课要素(共 50 学时):
1、与感染有关的容易见到综合征与疾病(37 学时)
1.经典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
2.要紧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处置原则
3.要紧感染成人两性疾病及新发传染病的时尚病学及预防
学会败血症、霍乱、病毒性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感
染性腹泻、感染性出疹成人两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点综合征的时尚病学、
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置。
熟知深部真菌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结核病、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人兽共患病、甲型 H1N1 流感、人禽流感的时尚病学、流
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置。
知道鼠疫、登革热、炭疽、其他新发传染病的时尚病学、临床表
现、诊断和处置。
感染性出疹成人两性疾病(2 学时)
感染性腹泻(2 学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 学时) 35
败血症(2 学时)
发热(2 学时)
深部真菌感染(2 学时)
鼠疫(1 学时)
霍乱(2 学时)
病毒性肝炎(2 学时)
肾综合征出血热(1 学时)
登革热(1 学时)
炭疽(1 学时)
结核病(2 学时)
疟疾(1 学时)
人兽共患病(2 学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 学时)
甲型 H1N1 流感(2 学时)
人禽流感(2 学时)
获得性免疫缺点综合征(2 学时)
时尚性感冒(2 学时)
其他新发传染病(2 学时)
2、医院感染、生物恐怖(4 学时)
1.医院感染的病原学、传播渠道及控制原则
2.生物恐怖的概念、容易见到种类及相应处置
3.传染病职业防护(针对传染病不同传播渠道的各类预防隔离手段;
保护医务职员防止感染的用品的正确用法;职业暴露后的应对
手段、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 36
医院感染(2 学时)
感染成人两性疾病与生物恐怖(1 学时)
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职业防护(1 学时)
3、抗感染治疗药物(9 学时)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针对不一样的病原学应用什么药物?各种不同
抗生素的特征及特殊人群的抗生素用)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抗疱疹病毒药物及抗乙肝病
毒药物和抗丙肝病毒药物的特征及用法)
3.抗真菌药物的类型及特征,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4.抗结核药物的合理用(代表药物、疗效及不好的反应)
5.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应用(类型及用法)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4 学时)
抗病毒药物(2 学时)
抗真菌药物的合理用(1 学时)
抗结核药物的合理用(1 学时)
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用(1 学时)